对话:人怎么可能不爱自然呢 对谈•名家-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1252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对谈•名家

对话:人怎么可能不爱自然呢

2017-01-20 | 来源: 中国诗歌网

  灯灯,现居湖北武汉。作品发表于多种诗刊及入选多个选本。曾获《诗选刊》2006 年度中国先锋诗歌奖、第四届叶红女性诗歌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21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参加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出版个人诗集《我说嗯》。

  编者按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同时也是诗人。她们以柔软细腻的诗心,勾勒着生活点滴、倾诉着爱恨情仇。她们用人生来膜拜诗歌,也用诗歌温暖人生。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中国诗歌网最新推出“女诗人系列”访谈,带你近距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风景。欲知“女诗人养成记”,请随我们一起,探访她们的生活现场,感受她们文字中的温度。

  灯灯 

  简评

  静是一种精神气质

  灯灯近年来的诗歌除了仍在女性的精神空间和词语修辞学上继续努力之外,其诗歌的命运感和渐进的“中年”时间性已经逐层展现。她关于家族尤其是父亲形象的反复抒写不仅因为显豁的精神阵痛产生持续性的阅读震撼,而且命运的现实感与寓言性场景的交织呈现出了更为宽广意义上的生存的艰难与命运的唏嘘。她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精神拉伸以及女性特有的观察角度都在看似不经意的极细微和平淡处挑动起无边的精神波澜。

  在灯灯的那些处理日常经验和想象、冥想的诗歌那里,我看到了类似于蕨类植物的内心如何同时领略了光芒和阴影,如何面对了灰烬和火焰。一个女性如何在精神的拉抻中感受到了日常生活的焦灼与不宁。灯灯近些年的诗歌不断呈现出个人命运与现实生活和精神性场景之间混合的气息。她似乎一直是在个体现实中说出那些必须经由语言和想象才能道出的秘密。灯灯的诗在经验与想象、记忆与现实之间较好地搭建了一个并不平坦的平台。她在些许的摇晃中得以接受不断吹袭的人世风霾以及内心晴雨的暗示。值得注意的是灯灯的诗歌场景和情景大体都是在自然万有面前展开的。她能够在草地、落叶、山坡、天空、云朵、丛林、溪流甚至身边更为细小不易察觉的自然事物那里找到内心的呼应、自然的法则、时间的光影和生命的奥义与隐忧。

  ——霍俊明

  我喜欢灯灯诗歌里爽朗明丽的一面。这是诸多女性诗人中很少见到的。她的语言凝练,明晰,无论是写自然,还是写乡情,其诗意走向都是多向度的,时而开阔,时而陡峭。她的许多作品你乍看上去并不新鲜,但当你细读时,就会被一种饱满的情绪裹挟。

  ——张执浩

  灯灯身上一直葆有良好的身份感,即是性别意义上的,更是伦理意义上的的身份感。这使她以一种由点及面的方式 ,沉稳又不失优雅地加入到了“个人写作化”的潮流。我推测她有某种道德洁癖的爱好,所以不大见得她如一些先锋女诗人那般试图进行道德冒犯式地写作。出于同样的理由吧,在她身上也应有着不难发现的文字洁癖,细心锤炼、推敲、打磨赋予她的诗良好的节奏,疏密有间的的空间感,等等。

  ——李以亮

  灯灯的诗歌基本上是温和、明亮的,不阴郁、不撕裂、不暗黑,但温和中仍不乏锋刃及由此带来的刺痛感。

  ——东篱

  灯灯是一个自身就携带着光芒的人,能递给事物各种无法言传的特定情绪下的光线,并懂得光线的去处,指引它们丢下来自时间和空间的重力,让自己变得轻盈。既然提到“光线”,我还想插一句,更多的时候,我会把它视为灯灯诗歌的亮度,在幽明与黯淡之间,在闪烁与遮蔽之时,灯灯从未退场,因为她是一个可以领着光芒自由穿梭的人,她为我们搭建的故事和场景虽说“破碎而朦胧”,但在所有有意识流动的地方,她所能去的地方,我们都将留下期待。

  ——俞昌雄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