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1249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2017-01-20 | 来源: 解放日报

  屠呦呦近照

  她由田野间追寻一株小草,一路走来,不徐不疾,于沉静中发力,却以小草之活性、灵性与韧性,改变了曾被一种叫疟疾的沉疴所困扰的世界。

  上周,86岁的屠呦呦因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问鼎2016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荣誉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1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屠呦呦缓步上前,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证书。

  这也是屠呦呦继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获得的又一项重量级大奖。

  问世40年来,青蒿素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的悠悠芳草之心,发散着暗香,经年不衰。即便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关于她的报道铺天盖地,但实际上,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顽强“抵抗”着外界的关注。

  屠呦呦的为学、为人、为妻、为母,可以用一个词组来形容——小草芬芳。

  39岁临危受命“523”项目,踏上征服疟疾艰苦征程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是“食野之蒿”——联系到她一生的成就,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的高中同学陈效中跟笔者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算不上“学霸”,但屠呦呦学风稳健,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她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这里一工作就是“一辈子”。

  屠呦呦行事低调。即使是获得诺贝尔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避之唯恐不及。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甚至有人猜测这位女科学家是否“不食人间烟火”。在朋友的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这个词儿,就像形容隔壁阿姨。“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作为一名生药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进入中医科学院后,除介入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去职进修中医班”,她基本没有与东直门周边的那座小楼长期分开过。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当时正处于越南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当时,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这成了全世界都不得不面对和忧虑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开老药的抗药“死结”,为此,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却都没有收获满意的成果。最受此困扰的北越政府对此无能为力,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代号为“523”的研究项目,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由于还处于“文革”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大多已经“靠边站”或被“打倒”。1969年1月,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屠呦呦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这项任务的小组组长,那时,她39岁。

  中国青蒿素的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