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系山 爱在林——陈凤华《紫貂喜妮》读后感 书评-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0221
梦系山 爱在林——陈凤华《紫貂喜妮》读后感 书评-关东文脉 曹淑杰 381022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书评

梦系山 爱在林——陈凤华《紫貂喜妮》读后感

2024-01-10 09:3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紫貂喜妮.jpg

《紫貂喜妮》 作者:陈凤华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初识陈凤华,是在新浪博客。她博客的名字为“有梦就有远方”,而我博客的名字为“梦系远方”,只因我俩博客名字相近,我才刷到了她,一看IP地址,居然与我同省同市,研读她的博文后,立即被这个小女子的文采所折服!立马关注,尽管我是女性,也开启了“撩妹”模式。攀谈间,发现彼此的单位居然在同一条街的东西两边,且“共用”一个公园——御花园。于是,博友相约见面,吃饭畅聊,友谊的小船开始扬帆启航!

  接触愈多,了解愈深。原来这个新朋友不简单,起初她是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步步走来,她先后又成为了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于2020年荣获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区60周年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志愿者奖。陆续出版作品集多部,每一本作品都饱含对家乡的爱,对自然的爱,对野生动物的爱。她作品接连问世,一如山东作家莫言所有作品,皆是围绕他的家乡高密东北乡所作,一如东北作家何庆魁笔下,皆以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为背景创作。凤华的文字中,总是能散发出长白山原始森林的青草气息和泥土味道,凤华的作品里,那些可爱的生灵总是呼之欲出,跃然笔下,比如萌萌的中华秋沙鸭,比如机警过人的紫貂……

  收到凤华新书《紫貂喜妮》后,细细品读,与她沟通中,谈论自己的见解,她说:“姐如此了解我写作的目的,又知道我写作的初衷,况且我俩都酷爱自然,姐给我写篇评论吧。”凤华的邀请,内心诚惶诚恐。论身份,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论作品,她著作等身,不一而足,寂寂无闻如我,哪里有这个资格为其写评论?转念一想,凤华的文字都是对家乡的爱,对自然的爱,对野生动物的爱,用现在最时髦话而言,就是接地气。于是,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对凤华的为人为文无比了解,又无比熟悉的老大姐来做这件事,也算“合辙押韵”,想到此,心下便坦然了,笔端也不再沉重了。于是,再度翻开《紫貂喜妮》,第二遍阅读,于是,一群有着滴溜溜黑眼睛的精灵、一家三代珍稀动物的保护神、一群长白山自然生态的守卫者便闯入了我的世界……

陈凤华 手绘 紫貂.jpg

紫貂喜妮 陈凤华 手绘 

  紫貂喜妮和她的孩子们,一个独属于长白山的珍稀物种,它们矫健地在山野间出现,灵巧地在树尖上腾挪。它们眼睛乌溜溜,脚爪肉乎乎,尾巴松蓬蓬……它们在雪野上奔跑自如,来去如风,为长白山原始森林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气息。它们在长白山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代代地繁衍生息,为大自然保存了一种独特的物种。紫貂家族中充满母爱的紫妮、围着橘色围脖的哥哥松多、遭遇不测的妹妹艾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在缺乏动物保护法的年代里,遭遇过坏“两脚怪”的偷猎,也在颁布了动物保护法之后的日子里,得到了好“两脚怪”的保护,所以,它们才能在长白山区生生不息地繁衍下来,给这座山林留下生动的故事。而葫芦爹、铁哥、暖宝一家三代动物保护者,则把长白山的野生动物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守护,去保护,去帮助。

  葫芦爹一生都在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奔走,用自己的双脚跟踪野生动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野生动物,用自己的经验去救护和帮助野生动物,并画出了野生动物保护图谱,为科学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依据;葫芦爹的儿子铁哥,子承父业做了长白山保护区的站长,长年累月奔波在自然保护的途中,哪怕自己患病也不曾停下跋涉的脚步;铁哥的女儿暖宝,小小年纪天生喜爱野生动物,与紫貂松多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并与其彼此惦记和不舍,那份人与动物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整部小说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紫貂家族在长白山广阔天地间的生活和繁衍。这些故事对于凤华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深入长白山腹地,在炎热的夏季,跟随自然保护工作者在山里寻找紫貂的足迹,在寒冷的冬天,与摄影人在雪野静候紫貂的出现,观察紫貂的生活习性,研究紫貂的活动规律,她在用文字向小读者介绍紫貂为什么可爱,为什么珍稀,为什么需要保护。

  小说通篇以紫貂为主线,通过孩子的视角走进故事当中,用三代人对紫貂的保护为线条贯穿故事始终,向小读者讲述长白山中的野生动物不为人知的故事,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并在小读者心中播下爱护自然的种子,通过小读者的引领而带动全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

  读罢整部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造作的语气,有的只是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对家乡、对自然、对野生动物始终如一的爱,就不可能写出如此感情真挚,笔触细腻的文字;如果没有深扎林海,对野生动物进行潜心观察和研究,就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有趣,令人不舍的作品。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好的作家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精华奉献给读者,而凤华,做到了!  (作者:韩占华)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